叉叶苏铁树干圆柱形,高20~60厘米,径4~5厘米,基部粗10~12厘米,光滑,暗赤色。
叶呈叉状二回羽状深裂,长2~3米,叶柄两侧具宽短的尖刺;羽片间距离约4厘米,叉状分裂;裂片条状披针形,边缘波状,长20~30厘米,宽2~2.5厘米,幼时被白粉,后呈深绿色,有光泽,先端钝尖,基部不对称。雄球花圆柱形,长15~18厘米,径约4厘米,梗长3厘米,粗1.5厘米;小孢子叶近匙形或宽楔形,光滑,黄色,边缘橘黄色,长1~1.8厘米。宽约8毫米,顶部不育部分长约8毫米,有绒毛,圆或有短而渐尖的尖头,花药3~4个聚生;大孢子叶基部柄状,橘黄色,长约8厘米,柄与上部的顶片近等长或稍短,胚珠1~4枚,着生于大孢子叶叶柄的上部两侧,近圆球形,被绒毛,上部的顶片菱形倒卵形,宽约3.5厘米,边缘具蓖齿状裂片,裂片钻形,站立,长1.5~2厘米。种子成熟后变黄,长约2.5厘米。
分布区位于热带北部季风区,年平均温22℃,1月平均温14℃,极端最低温常年在0℃以上,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达-3℃,7月平均温28.1℃;年降水量1350毫米,集中于5~9月,占年雨量75%以上;年平均相对湿度81%。叉叶苏铁为喜钙植物,通常生长在石灰岩低峰丛石山中下部,土壤为石灰岩土,中性至微碱性反应,较肥沃湿润。
花、叶、根、种子均可入药,味 甘淡,性平。具有凉血止血、散瘀止痛的功效。主治咯血、便血、痔疮出血、月经过多、痢痰、胃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花期采花,果熟时采果,叶、根随时可采,晒干备用或鲜用。
化学成分:叶中含苏铁双黄酮、扁柏双黄酮、花杉双黄酮等;种子含苏铁毒甙,新苏铁甙、昂布糖、油脂、葫芦巴碱、胆碱、玉蜀黍黄质等有效成分。